【衡阳】青春无悔 供销相伴——何丽君的工作影像日志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时间:2021-05-10 08:32 【字体:大 中 小】
大家好,我叫何丽君,一名普通的85后女生,目前在衡阳县台源镇供销社惠农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担任内勤文员兼出纳。今天,我以影像日志的形式记录我一天日常工作和生活点滴,分享给大家共勉。
每天清晨7:30左右,我从西渡县城温暖的家中出发,怀着对生活的憧憬和对工作的热情,面带笑容开始朴实平凡且又美好的一天。
上班有时是自己开车,但更多是坐公共汽车或同事的车。这两天寒潮来临,气温很低,让这座城市的冬天变得更寒冷,但我却在期待第一场雪快快来临,因为没有雪的冬天不是完美的冬天。
早上在家里没来得及吃早餐,于是台源镇街上这份热气腾腾的蒸饺成为了我最爱的一道美味,温暖着我的胃和我的心房。
来到工作的地方,满满的自豪感和获得感,为自己是供销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而骄傲。
例行早会上,中心领导按照周计划和结合实际情况下达当日的工作安排,作为全市供销社综合改革首批试点乡镇,我们按照相关会议精神和指示全力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和表扬。
上午,一名合作社成员过来把春耕的水稻种子款交由我们进行代购和提供相应服务,收款的场景是我很喜欢的工作,因为这代表我们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市场和农户、村民的认可。
上面这张图是我们中心服务网点示意图及台源镇产业布局图,清晰明了,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目标,为我们的服务标明了范围。
文档整理归类、账目汇总统计是我每天的常规工作,虽然有时也会觉得烦琐、无味,但一旦静下心来后又发现有无穷的乐趣,毕竟有工作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带给自己所想要的安定生活及诗和远方,而且只有工作中才能找到成就感,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最好的体现方式。
网上很多段子都在说:再渺小的事情也需要有人来做,再卑微的梦想也会赢得掌声和喝彩。
我也常常告诫自己,用积极上进的心态对待工作,接受挑战,虽不再年轻,但一定要追着风、迎着朝阳前行。
桌子上摆放着刚刚接收到的和村级惠农服务社(筹)合作协议书,通过模式创新,有效地把农民组织和发动起来,实现前端生产综合化,后端服务专业化,助力乡村振兴。
我知道马上又会有更多的工作需要我的配合和全力以赴,加油吧!
上午处理完办公室日常工作后,和同事去到了位于衡阳国家农业示范园区的西渡镇供销社惠农综合服务中心参观体验、学习交流。
在农土特产展架旁,我拿起了咱们衡阳县最具知名度的特产之一——西渡湖之酒,拍个照片发发朋友圈。在以往的工作中,也以这种方式大力推介了台源镇的乌莲和煸粑等,也算是为家乡的产品“代言”。
家乡衡阳县位于衡山之南、蒸阳福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她,底蕴深厚;她,物华天宝;她,生机勃勃;她是湘南明珠……网络上有一首人气很旺的“打油诗”是这样描述的:船山先生创思想,明翰精神永不忘;角山大米养天下,鱼米之乡耀中华。
中午吃过工作餐后在办公室稍微眯了一会,下午又和同事去到了台源镇群向村刘柏生家中,他家种植的几亩蜜柚今年因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严重滞销。
2020年12月9日,衡阳市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刘定安来台源走访调研时指示市、县(区)、镇各级供销系统要大力发扬为农排忧解难和为农服务的精神,发挥供销系统的优势,尽最大努力帮助柚农把柚子卖出去,把损失降到最低,让柚农丰产又丰收,开开心心迎接新年。
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供销系统累计卖出了十多万斤,深受台源柚农的称赞。
据相关统计,台源全镇柚子有近600万斤滞销。望着刘柏生柚子林掉落一地的柚子和被锯掉的柚树,作为农家的孩子,我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虽然今年的滞销有疫情等诸多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但刘柏生辛苦劳作一年的蜜柚挂在枝头无人问津,任谁都会感叹农民的不容易。
刘柏生夫妇均年满60,满脸的愁容印在面颊上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他们却因蜜柚卖不掉而忧心忡忡。这让我更加理解和明白供销系统综合改革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愿不久的未来,全新的供销体系能在农产品上行、进城、销售等领域大放光芒,让农民不再流汗后再流泪。
在柚林中,自己也和台源蜜柚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合影通过自媒体渠道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或柚子产品深加工企业关注和帮助台源柚农。
离开时,我们一行四人共向刘柏生夫妇购买了200余斤蜜柚,数量虽不多,但也算尽些绵薄之力。望着同事扛着柚子奔跑的背影,自己坚信,在全市供销人和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下,台源蜜柚的销售定会出现好转。
从群向村回来后已到下班时间,走进小区大门的那一瞬间,自己已调整好心情,以微笑去面对家人。
工作中、生活中虽有诸多不易,但一定要敞开心扉,用最美的姿态去迎接那无限的美好。
嘴角上扬,眼望远方,内心默默念起:今天再见,明天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