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张家界】慈利县供销综合改革几点启示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时间:2020-04-23 09:53   【字体:

    近年来,慈利县供销联社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市社的精心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勇担“为农服务国家队”和“脱贫攻坚主力军”新使命,不断深化供销综合改革,积极探索改革新模式、新路径,通过实践,我们从中得到了几点启示。

    一、供销综合改革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2015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掀开了各地供销合作社深化综合改革的序幕。2016年,慈利县经过积极争取,成为全省首批供销综合改革试点县。

供销综合改革如何改?改革试点的着力点在哪?慈利县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反复研究讨论。2017年,慈利县委出台了《关于深化慈利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全面主导推进供销综合改革,牢牢把稳“为农服务”改革主方向、主基调。

县委书记、县长、供销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多次听取供销综合改革专题汇报,进行实地调研,召开县长办公会、改革调度会、推进会,为供销综合改革“把脉问诊”,协调解决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在县委、政府、改革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各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县供销联社锐意改革、加快创新,先后组建张家界供销云商股份有限公司、慈利县众利房产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慈利惠民供销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整合各方资源,开展市场化运作,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新型基层组织体系、综合为农服务体系

    二、供销综合改革对各级供销组织必须要有掌控权。

    供销基层组织是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和重要载体。2017年,慈利县供销联社依托县惠民供销公司,大力推进“党建引领,村社共建”,在县城组建了1个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42家社区服务店,在乡村,联合乡镇党委政府、村支两委组建了406家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社,构建起了县乡村三级贯通的新型基层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从各店的选址、建设、负责人选拔、经营管理、提供服务,均由供销社统一负责,确保各基层站点在经营服务中不偏离为农服务方向。

    三、基层社站点必须具有生命力。

    县供销联社通过多项经营措施、优质服务,让基层社增加人气,增加经营收入,稳住基层社负责人安心经营服务,确保基层社生存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是提升服务功能,增强竞争力。县惠民供销公司秉承经营性与公益性服务兼顾的原则,以“系统资源贯通合作、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形象、统一服务、统一运营、统一配送”的原则,开展农资供应、农产品进城、日用品下乡、存取款、缴费等综合便民服务,让老百姓不出村、社区,通过惠民供销网上平台,就可以销售农民自产的农产品,又可以购买生产生活用品,切实解决老百姓卖难买难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是实行消费补贴,促进农民消费。与浙江银联、聚超网密切合作,在全县范围内安装收银补贴系统100台,补助老百姓126万元,让消费者在日常用品购买上实实在在享受到10%的补贴,促进老百姓购买力,增加经营收入。

    三是开展免费培训,增强经营能力。通过线上培训、集中培训、实际操作培训,让基层社负责人开阔眼界,拓宽经营思路,提升经营能力。

    四、必须搞好优质服务,擦亮供销社品牌。

    服务是供销社的根基和优势所在。供销各基层站点能不能立得住、站得稳、能赚钱,最终要靠优质的服务。因此,县供销联社从满足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需求出发,不断健全完善“三大体系”建设,提升供销社为农服务的能力和实力。

    一是构建新型组织体系。实现乡镇供销社100%覆盖,村级供销社覆盖80%以上。由乡镇分管农业的领导兼任乡镇供销社负责人,村“两委”负责人兼任村级供销社负责人,把乡村供销社打造成为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平台、加强基层治理的平台、活跃城乡经济的平台、全方位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平台,打通为农服务最后1公里。

    二是构建新型经营服务体系。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为原则,以“一点多能、一网多用”为目标,大力拓展农资供应、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土地托管、垃圾分类、便民金融、医保社保缴纳、电费水费收缴、信息咨询等综合服务,积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

    三是构建新型农合会体系。围绕我县优质特色产业,在各乡镇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增强其服务产业、联结农户、带动农民的功能,在促进生产端与消费端对接、规范行业发展、制定行业标准、打造公共品牌、提供信息咨询和教育培训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按照自愿原则,广泛吸收行业协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新乡贤、农村能人等加入,实行乡镇农合会、电商运营中心、基层供销社“三合一”管理体制,把服务做实、做强。

    五、发挥供销社独特作用,整合市场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

    供销社是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党和政府联系基层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自身具备的一定的政治资源、行政资源,而且长期扎根农村,熟悉农村市场,在老百姓心目中具有一定的口碑。由供销社来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为农服务,可以让政府放心、市场认可、老百姓信任。因此,慈利县供销联社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加快资源整合。

    一是依托平台整合市场资源。自主研发“惠民供销”电商平台,以平台为纽带,通过“线上订购+线下配送”方式,充分整合生产、加工、供应、服务、销售、物流、配送等全产业链各环节的资源,为线上提供稳定的货源,保证线下及时配送到位。

    二是围绕产业整合行政资源。紧紧围绕杜仲、茶叶、大鲵、蜂蜜、柑桔等本县优质特色产业,整合县财政、扶贫办、发改、农业农村、商务局、工会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和政策资源,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创建“一界农户”农产品品牌,办好农业产业孵化园,引导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驻园区,以“供销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推动全县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与脱贫致富。

    三是通过“开放办社”整合社会资源。县供销联社坚持“开放办社”,采用项目共建、股权合作、资产入股、现金入股等方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参与各社有企业、各基层站点的经营服务,同时加强县惠民供销公司、供销云商公司、芙蓉超市等供销社有企业与各基层站点的产权、资本和业务联结,促进合纵联横、上下贯通,扩大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三农”中的影响,促进供销合作经济向规范化、实业化方向发展 。

    六、补齐短板,做好农产品上行、综合公益性服务,体现供销社为民服务的不可替代性。

    一是加速农产品县域流通。依托惠民供销电商平台,由各基层社站点负责人收购本地区农副特产,引进到惠民供销电商线上平台,开辟线上扶贫专区,全县各单位预留部分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通过“惠民供销”平台统一购买全县农产品,推动消费扶贫,加速本地区农特产品在本区域内销售。目前销售较好的有:零溪水蜜桃、高峰豆角、杉木桥葡萄、苗市丑桔、江垭泥鳅小龙虾等。

    二是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搭建“一界农户”电商平台,通过微信、小红书、直播等方式,开辟天猫、京东网上品牌店,把本县农特产品推向全国。引导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对接全国供销总社扶贫“832”平台,扩大本县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建立智慧物流配送体系。以供销社为龙头,建设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乡镇物流中转站、村级物流服务网点,完善“一县一仓配、一乡一中心、一村一网点”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村配送能力及时效,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30%以上,解决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打通城乡物流双向通道,建立县乡村绿色、智慧物流生态链,补齐农产品上行难的短板,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发挥供销社不可替代的作用。

【张家界】慈利县供销综合改革几点启示

1196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