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社:“四招”组合式 让“闲”资产“火”起来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时间:2025-08-25 15:21 【字体:大 中 小】
岳阳市供销合作联社全力推动闲置改制遗留资产盘活与利用,通过依法清退违约租户、精心规划功能布局、科学谋划发展业态等措施,成功将“闲”资产从“包袱”变“财富”,从“沉睡”到“活跃”,走出了一条社有资产盘活赋能、为民便民和系统发展的新路径。
一、“诊断式”调研,全面厘清资产底数。一是现状痛点扫描。岳阳市社成立社有资产起底调研组,抽调社有资产管理科、财务科、监事会办公室等精兵强将,对资产现状、市场前景、风险防控等进行全方位盘点分析。其中原九都园大楼是改制后保留较为完整的优质资产,但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出现空间布局不合理、租户违约转租、租金相对偏低、管理混乱等问题,成为制约社有资产盘活及发展的“瓶颈”。二是市场前景评估。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对社有资产价值进行综合评估。原九都园大楼地处岳阳市中心黄金地段,周边居民集中,中小学校、商业区密集,拥有庞大稳定的人群与旺盛的消费需求,具备打造综合性便民商业体的优势条件,市场前景广阔。三是突出风险防控。系统查找清退、盘活、利用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隐患,共梳理出投资风险、法律诉讼、信访维稳、管理运营、安全生产等风险点12个,并逐项制定可行的应对预案。同时聘请律师团队全过程担任法律顾问,确保各项工作依法合规。
二、“攻坚式”清障,全力助解遗留难题。一是专班队伍抓落实。市社党委将社有资产盘活作为年度工作重点,针对查摆的风险点,一个风险点一支队伍攻坚,一个团队明确一名责任人,任务到人到事限时,严格按预案执行落实,确保工作有标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二是对症开方稳推进。在清退大楼租赁户时,首先走访明确各户家庭境况、经营内容、合同现状及腾退诉求等情况,量身定制“一户一策”清退方案,并定期研判调度进展情况,切实保障租户合法权益,做到项目推进有力度、服务群众有温度、合作发展有速度。三是法律护航破顽疾。面对久拖不决、棘手的“硬骨头”,适时以法律为武器,通过法律诉讼、协商调解等手段维护社有资产权益,为后续资产盘活与利用扫清障碍。
三、“多元式”赋能,全心践行服务使命。一是紧扣民生服务赋能。以服务民生为核心,岳阳市社与街道社区深化“社社”携手,合力破解社区“一老一小”用餐难的问题,打造家门口暖心供销食堂,携手对接民政、电力等部门,争取用水用电、装修补助等优惠政策,目前日均服务超300人次,既服务居民用好餐,又保障社员就好业。二是紧扣便民服务赋能。以便民兴业为核心,打造安全、便利、实惠的一站式“优供优销”旗舰店。依托湖南省社优供优销源头直采、规模集采优势,降低日用工业品采购成本;同时,依托县级乡村振兴馆和流动供销组织网络优势,助力小农户特色农产品出村入城,旗舰店月均销售额超10万元,迅速成为周边居民信赖的生活补给站。三是紧扣企会发展赋能。以培育壮大社有企业为核心,让分散经营的全资社有企业,以及茶叶、食用菌、再生资源、蜂业等协会集中起来办公,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促进企业间、企业与协会间的协作融合发展,放大了系统优势,切实提升企业归属感。
四、“品牌式”运营,全域打造“金字”招牌。一是以制度规范流程。建立健全《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社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管理办法》等各项监管制度,系统性对社有资产日常管理、租户准入、流程环节等作出了明确规范,确保资产管理权责清晰、运作透明,为供销品牌公信力注入坚实内核。二是以专业维护品牌。由社有资产管理科协调统筹,各社企骨干参与组建社有资产管理团队,实现精细化管理,并引入物业管理,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对费用收缴、维保分摊等关键节点进行合规审查,筑牢风险防控体系,维护好供销“金字”招牌。三是以形象赢得影响。借资产盘活之势,同步启动供销品牌形象提升工程。一方面对资产整体形象进行升级改造,统一标识标志,融入供销文化和供销元素,提升供销品牌辨识度;另一方面依托中华合作时报、新湖南、岳阳日报等媒体平台讲好岳阳供销故事,让岳阳供销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入驻,促进社有资产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