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496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时间:2023-05-10 16:18 【字体:大 中 小】
湘供经函〔2023〕18号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
韦慧委员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邮政体系优势与作用》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我社会办意见函复如下,供答复委员时参考。
近年来,我社在县域流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省级社积极部署,高位推动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一是下发《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印发〈关于开展供销合作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湘供经字〔2022〕4号)。二是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经贸发展处、合作指导处、财务处、科技教育处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建立系统流通骨干企业联系制度,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将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工作纳入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年度重点工作,全省系统已有株洲、湘潭、岳阳、郴州、衡阳、常德、益阳、娄底、邵阳、永州、张家界、怀化等12个市级供销合作社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成立相应工作专班。四是以项目带动县域流通服务能力提升,省社从2022年商业流通项目资金中专门安排2000万元支持湘潭县、隆回县、临澧县、桑植县、桃江县、安仁县等6个县用于推进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各市州社积极争取财政资金5828万余元推动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五是联合湖南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等部门推进新晃县县域物流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积极培育县域物流发展典型。六是下发《关于做好2022年供销合作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建设工作的通知》(湘供办发〔2022〕12号),加强长沙县、平江、汨罗、安化、涟源、慈利、湘潭县、醴陵、隆回、新晃、邵阳县、桑植12个全国供销合作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培育建设,示范带动全省系统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工作全面开展。
二、培育流通骨干企业,积极带动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发展。一是充分发挥省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2022年我社安排850万元商业流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电商公司完善平台功能和物流体系设施搭建,目前公司已与全省16个市县区达成产销地仓合作;安排950万支持新三湘资公司开展湖南供销农资网络提质及运营指挥中心建设,公司在省内拥有37家参股公司,200余个直营店、3000多家加盟店、1000余个代销店,分布于全省14个地州市,已基本建立履盖全省的新型信息化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省茶业集团进一步加强与石门、古丈、安化、沅陵等市县茶叶主产县供销社、基层社、合作社合作,通过重点开展原材料基地建设、销售服务网点建设、流通品牌建设等工作,打造了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茶叶流通服务网络。二是市州社积极争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长沙市社争取财政资金750余万元支持各区县(市)社培育龙头企业、优化重要农资、强化网络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永州市社直属企业永州市供销惠万家公司打造“供销惠万家一网通”项目,纳入了市委市政府全市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内容,在全市11个县区成立“供销惠万家一网通”运营公司,建成了市、县两级“供销惠万家一网通”电商运营中心12个,发展“供销惠万家一网通”城市社区加盟店100余家,发展乡村两级供销电商综合服务站500余家;郴州资兴市社与成诚投资公司合股投资1000万元,建设成立了流通网络服务龙头企业--资兴市东江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组建了湖南东江湖生态果业有限公司,协助清江镇各村入股组建清江镇供销惠农服务有限公司,成为了落实资兴市委政府全力打造清江柑桔特色小镇的龙头企业。三是聚焦主责主业推进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全省系统立足农资供应主业,大力推进县市县农资供应渠道建设。省社新三湘公司与全省4个市级社、18个县级社合作设立子公司,打造“新三湘”自有品牌,建立我省农资经营服务网络,有效保障了我省化肥供应。郴州市社布置“市农资储备配送中心+县农资储备配送中心+乡镇农资超市+村农资配送站”的四级网点建设,建设市县农资储备配送中心、乡镇农资供销超市、村级供销社农资配送站,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贯通农资网络。邵阳市社利用现有市供销储运公司场地筹建湘西南农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造辐射湘西南地区的大型农资物流配送中心。
三、顺应发展时势,持续探索新兴业务。一是电子商务业务发展欣欣向荣。省社电商公司建设和运营乡村振兴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省有111个区县累计1007家在脱贫攻坚任务中做出积极贡献的帮扶企业、308个村级集体经济企业已经入驻了乡村振兴馆,有14811个产品在线销售;全省已有13461家预算单位在平台采购产品,2022年销售额达到4.67亿元(其中产销地仓还有2600万的销售额数据未统计),累计销售额6.2亿元。长沙县社制定并实施《星城供销公司“数字供销”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升级星城供销为农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依托于长沙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成数字供销运营中心,进一步完善其作为指挥中心、数据中心、运营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功能,逐渐成为长沙县农村商贸流通领域的核心枢纽;构建供销社数据库,通过数据积累、挖掘、共享等形成具有供销特色的数字产业。二是积极打通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邵阳隆回县社开展快递进村服务试点,县供销社惠农服务有限公司为龙头,与当地16家快递、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由县惠农公司将快递统一配送到村,同时将村级揽收的快递带回到县公司,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服务网点辐射全县25个乡镇和487个村级网点,覆盖全县85%的村(居委会),快递日配送量达几千件,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供销服务带来的便利。怀化新晃县物流中心在整合申通、中通、圆通、百世汇通、韵达、极兔和顺丰入驻的基础上,与县新供销公司签订了委托配送协议,由新晃光坤新供销公司全面承运县至镇、村快件配送,并与县诚信物流公司合作,承担了德邦物流、京东快递、多多买菜社区团购等平台的乡村物流配送业务。
四、多措并举,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县域流通为抓手,大力开展各项活动,有力提升为农服务水平与质量。湘潭湘乡市社发挥展会力量,连续举办五届“三农梦、供销情”农产品博览会,助力本地农产品销售。株洲茶陵县社通过供销文创公司大力推进市场化经营,与各大超市、学校、企业、批发市场、驻村帮扶单位对接,扩大滞销农产品销路。株洲醴陵市社以供销惠农公司为龙头,成功注册“乡醴”牌商标,该商标服务范围覆盖14个类别,140个细分品种,整合了农产品、瓷器、烟花等优质特色资源,依托供销社生活超市,联华超市农产品销售专区,社区供销社菜市,特色农产品运营中心,以及参展各级果品博览会、“年货节”等形式,推动农产品进市场、进超市、进社区、进饭店、进食堂、进餐桌,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益阳桃江县社再生资源物资回收有限公司推广“县、乡、村、户四级分拣”模式,构建了“社有企业+乡镇+村级站点+农户”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制定奖补制度,调动从业人员积极性,助推了全县人居环境整治。长沙县社探索“文旅+农产品”模式,充分利用供销系统的资源网络和农产品购销渠道,构建县、镇、村供销社三级联动的流通新格局。郴州资兴市社直属企业——资兴市东江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津元竹秸有限公司共同筹建了资兴市东江湖现代农业竹秸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中心,已纳入郴州市可持续发展重点项目,计划打造一个以竹秸废物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综合流通服务网络,涉及原有农村废弃竹枝、烟杆、玉米杆等皆可制成可降解利用的餐具等,为我国推行禁塑令提供替代品。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2023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