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武陵供销:流动服务展示“新蘑力”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时间:2025-07-25 08:53 【字体:大 中 小】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常德市武陵区学习浙江丽水流动供销经验,立足生态资源和区位交通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专业合作社输出设备和技术,带动村民参与食用菌生产种植,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打造菌业特色品牌。
(永春堂秀珍菇智能出菇房)
常德永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市区供销社合作经营,集菌业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省级龙头企业。公司采取“基地+研学,公司+农户”形式,拥有两条加工能力上万吨的生产线,产品畅销全省乃至全国;已建成国家院士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博士后流动科研站,并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科技小院、国家级星创天地,产品获得圳品认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公司依托供销系统村级社建立了8个食用菌生产基地,面积3000余亩,从业人员2000余人,年产灵芝、羊肚菌及各种食药用菌产量2万多吨,产值达2亿元。
(智能出菇房生长中的秀珍菇)
走进食用菌生产基地,菌房内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村民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打孔、挂棒。放眼望去,棚内洁白的菌棒整齐排列,绘出了一幅幅乡村产业兴旺的美丽画面。
正在挂菌棒的村民高业球说:“今年家门口建了食用菌大棚,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棚里干活,不用出去打工,企业帮助我们培训种植技术,帮助我们回购产品,每个月干半个月的活,收入超过3000元。”
据永春堂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马文华介绍,公司负责搭建菌房,负责派出技术员指导,村民利用富余时间参与种植和采摘,每个村可带动100名村民就业,人均可增加年收入20000元以上,让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产业饭”,端稳“就业碗”。
市、区供销社以投资合作形式对企业投入资金400万元,引导企业建立土地流转、基地务工、技术培训、资金分红、自主种植5种联农带农机制,鼓励村民用土地、劳务资源等作为资本参与村集体经济生产经营,以提供就业、产业扶持的方式,让广大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让群众既能挣租金、挣薪金,又能挣股金、挣现金,实现了多渠道增收致富。
蓼子坪村党支部书记赵忠礼说:“我们村搭建菌房14座,由公司提供菌棒,由公司派技术员指导,每个月可产3季食用菌,可容纳100多名村民就业,总产值有望突破200万元。”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常德市武陵区坚持落实流动服务机制,依靠龙头企业+基层社+农户模式,丰富食用菌种植、晾晒、包装、品牌、销售等全产业链条,构建起以食用菌为主,灵芝、羊肚菌、香菇等产品为补充的“一主多元”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