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常德】汉寿:探新路 提质效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时间:2025-06-30 15:01   【字体:

汉寿县作为农业大县,始终将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难题、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县围绕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聚焦育、耕、种、防、收、烘等关键环节,大力培育新型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模式,完善工作机制。汉寿县供销合作联社2023年、2024年先后承接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面积93610亩、55700亩。今年,县供销社继续积极科学谋划、主动担当作为、强化部门协作,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一、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引领,专班协调聚力县供销社立足自身职能,成立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工作专班。专班核心任务是协调化解关键堵点,实现多方合力凝聚。一是主动对接农经、农机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明确职责边界,实现信息互通、政策协同、步调一致;二是精准服务供销主体,加强指导与协作,引导主体围绕共同目标合力推进;三是紧密联动乡镇政府,争取其在宣传动员、组织保障等方面的有力支持,构建“部门协同配合、乡镇具体承接、主体精准作业”的高效格局。

2.精准摸清底数,优化主体结构工作启动前,县供销社主动作为,牵头组织专题座谈会并深入一线实地核查,全面摸排系统内社会化服务主体的服务能力、服务意愿和信誉状况等关键信息,将数据录入县级主体名录库、农机资源库和地块信息库并动态更新。基于摸底结果,科学实施资源整合:优选服务能力强、信誉好的主体作为“牵头主体”承担核心任务;引导同一乡镇能力较弱主体采取“挂靠”方式纳入牵头主体统一管理调度,形成“以大带小”服务模式。

3.科学分解任务,压实层级责任县供销社依据前期摸底情况,将机插机抛任务科学分配至各供销服务主体,明确各主体具体承担量。随后,将供销社的任务分配方案提交农经部门,由其统筹制定全县总方案。在全县方案中,明确各乡镇的机插机抛任务数、每个乡镇承接的主体名单和其对应的服务面积,并清晰标注主体归属管理部门。全县方案的实施,形成了任务分解科学具体、责任划分清晰明确、部门与乡镇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4.聚力工作推进,强化过程保障。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专班通过调度、检查、信息化监管等方式全程跟踪任务进度与质量。对工作进展迟缓的供销主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协调相关部门、乡镇,动态调整分配或调派资源支援,保证任务推进。同时,整合农技、农机力量组建技术服务小组,深入一线提供专业农技指导服务,并建立农机具故障快速响应协调机制,协助解决机具维修、跨区域调配机具等难题,为供销服务主体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后勤保障,确保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5.统一补贴标准,规范资金发放针对以往部门间补贴分配口径不一、发放混乱问题,县供销社积极建言献策。2025县委县政府依据省政策,首次公开机插机抛环节45/亩作业补贴差异化分配指导方案:定向补贴集中育秧10/亩;剩余补贴农户受益24/亩(体现在服务费降低)、机手8/亩、服务主体3/亩,实现三方精准受惠补贴资金严格根据合同、作业轨迹及验收清单核算,最终结果经县、乡、村三级公示确认后,通过对公账户直发,确保资金阳光运行。

二、亮点工作

1.创新宣传方式,以“眼见为实”激发参与热情。县供销社创新采用现场观摩+公开讲解模式强化宣传精心在各乡镇选点打造示范田,组织农户和服务主体现场观摩机插机抛作业流程,对比展示托管田与传统田的产量、品质差异。如在罐头嘴镇示范田举办的观摩会,通过农技专家现场讲解托管优势、公开服务价格清单、细算增产增收账,直观呈现托管服务可提升亩均产量约10%、降低综合成本15%以上,让农户清晰看到专业人干专业事带来的省心省力效益提升。此举有效破解了农户顾虑,极大激发了农户主动参与托管的意愿。

2.整村推进试点,以“三方联动”实现多方共赢。县供销社创新推行合作社+村委会+农户整村托管模式,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以福禄村为试点,由村委牵头组织动员,供销社领办的专业合作社统一对接,并与农户签订土地托管协议,整合零散耕地。通过规模化经营和供销社让利,农户获得更高土地收益:以往周边零散流转费仅100-200/亩,整村托管后,农户获得的土地流转收益提升至平均330/亩,惠及全村1680亩耕地。同时,集中连片土地大幅降低合作社服务成本,提升农机作业效率20%以上,实现农户增收、村集体增信、服务主体增效的良性循环。

3.农机迭代升级,以“政策赋能”提升服务效能。面对今年机插机抛任务较去年翻了一番的挑战,县供销社主动作为,联合县农经站、县农机事务中心召开专题座谈会,为服务主体精准解读农机购置与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重点宣传新机补贴+旧机置换双重优惠,引导主体算清效率账经济账。通过一站式协助办理补贴申请、协调厂商以旧换新,显著降低主体更新成本。政策激励下,2024以来全县供销系统服务主体新增高速插秧机11台,新一代农机作业效率较旧机型提升40%,北斗定位监控全覆盖,彻底解决漏耕漏收问题,确保服务面积精准统计、任务高效完成。

三、取得成效

1.破解“人地矛盾”核心难题,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一是通过推行保姆式全程托管服务模式,有效吸引外出务工农户参与,实现土地撂荒率下降98%,激活万亩闲置农田;二是通过培育专业化农机服务队伍,吸引返乡青年投身智能农业管理,构建技术下乡人才扎根长效机制;三是县供销社联合村集体以整村推进模式整合碎片化耕地,统一规划种植、集中作业,系统性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耕地撂荒三大难题

2.构建农民增收多元渠道,释放共同富裕新动能。一是农业生产环节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亩均节约成本150元、增产80公斤、提升产值100元,带动农民亩均综合增收250元;二是规模化经营模式推动村集体整合闲置资源,通过协调服务、设施租赁等途径年均增收2-5万元,形成强村富民共赢局面三是全程托管服务释放近2万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务工农民人均年增收5-8万元,建立生产增效+集体分红+转移就业三重增收体系。

3.引领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夯实可持续发展根基。一是依托精准施药技术融合生物防治手段,实现农药使用量减少30%,显著降低土壤水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成效突出;二是专业化服务推动农机、技术、土地等要素集约利用,标准化作业覆盖率达98%,农业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同步提升,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汉寿县作为农业大县,始终将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难题、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县围绕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聚焦育、耕、种、防、收、烘等关键环节,大力培育新型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模式,完善工作机制。汉寿县供销合作联社2023年、2024年先后承接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面积93610亩、55700亩。今年,县供销社继续积极科学谋划、主动担当作为、强化部门协作,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常德】汉寿:探新路 提质效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3372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