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社赴新化调研服务“三农”新模式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时间:2024-11-06 08:59 【字体:大 中 小】
生产加工基地、基层社、城区农产品销售门店是娄底供销系统推动服务“三农”新模式落地见效的重要载体,为了解这些实体点的建设和运营情况,10月29日至30日,娄底市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吴术根带队,前往新化县开展实地调研。
在新化县农特产品展示营销中心,吴术根边参观边了解该中心的运营模式、商品来源、展区布局、销售直播等情况。他指出,新化的农特产品种类多、质量好,但市场上存在好产品不被人知晓和虽知晓但买不到的困局。展销中心要主动对接农户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以本地农产品为原料加工产品打造具有“家乡味道”的品牌;要切实把好质量关,做到所销售的产品包装好,质量更好,价格还优;要加强与其他县市区的联合合作,优中选优农特产品,分冷水江、双峰、娄星、涟源等专区进行展销。
在科头乡供销合作社(新化县廖家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吴术根详细询问基层社的组建情况,实地参观阳光玫瑰大棚种植基地,了解葡萄的种植施肥、农机使用、采摘销售、带动农户就业增收等情况。他指出,目前基地的葡萄种植技术成熟、品质稳定,以现场采摘为主要销售方式可以更直观地突出自己产品的品质。下一步可考虑立体种养,鸡鸭鹅养殖除草,葡萄+魔芋等林下作物立体种植,提升土地有效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收益。
在新化县万兴蓉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吴术根查看干田鱼、腊肉、香肠和辣酱的生产加工销售情况,现场走访辣椒种植大棚和养鸡基地。他指出,市供销社正着力构建服务“三农”新模式,开发线上线下结合的“优供优销”商城,主要为本地农特产品搭建销售平台。建议公司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功能分区,充分将流转的1100余亩山地开发利用起来;要尽快掌握辣椒种植技术,引进辣椒品种,从原材料开始各环节把控辣酱质量;要保证土鸡品质,从品种、喂养食物、喂养时间和喂养方式四个主要方面严格把握,形成系统内养鸡行业的标准和产品说明书,并带动农户养殖,帮助农户销售。
在天门乡金石村供销合作社(新化县天门乡金石供销合作有限公司),负责人从领导关怀、项目进展、社会责任、合作特色、发展规划等方面介绍了公司目前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并带领参观了网络直播基地。在座谈会上,吴术根指出,天门山清水秀,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有助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建议以销定产,将“生产端”与“销售端”连接、互通和融合,公司在以黄精为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安排引导农户进行种养,并制定农产品品质标准,诚信销售;打造天门区域公用品牌,按照“三品一标”的要求开发黄精、茶叶、土豆、大米等一系列区域农特产品,将品质与产量结合;要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发展康养产业,引进资本建设民宿,同时带动农产品销售。
娄底市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阳文胜、聂雄光,新化县社相关负责人参与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