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郴州市社:构建“五个一”农资供应网络扛稳农资流通“主渠道”职责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时间:2023-06-14 15:25 【字体:大 中 小】
农资作为粮食的“粮食”,其供应充足和价格平稳事关农民增产增收、粮食安全、国计民生。郴州市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高举为农服务旗帜,建立“一个龙头企业、一张网络、一个渠道、一个价格、一个标准”的“五个一”农资供应网络,扛稳农资流通“主渠道”职责。
一、基本情况
在构建农资供应网络以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供应体系处于线断网破、业务停滞、经营不佳的困境。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市供销合作社进行体制改革后,除北湖、苏仙、宜章、永兴四个县区社保留基层供销社和农资仓库资产外,全市大部分县市区社资产被置换或拍卖处置,农资供应网点瘫痪、网络残缺,市县供销社系统的农资企业散弱小差,未实际开展农资供应业务。又因全省农资主要从湖南以北地区进货,郴州处于全省运距最末端,运费成本高于其他市州。2022年10月份之前,全市90%的农资供应以个体户经营为主,买空卖空、囤积居奇现象时有发生,郴州的农资价格长期居全省最高。
二、主要做法
(一)建强一个龙头企业,成立郴州新三湘农资公司。联合省供销社农资公司省新三湘公司组建市新三湘公司,指导11个县市区供销社联合市新三湘公司与农资经营主体成立县新三湘公司,打造“供销社+系统龙头企业+联合合作市场主体”的农资供应“国家队”,将省市县三级供销社“联合”起来,将农民需求“聚集”起来,形成规模效应,增强上游谈判议价权,降低进货成本。
(二)健全一张网络,布局市县乡村贯通服务网络。联合发改和财政部门,出台市县化肥淡季储备管理办法。2022-2023年度市县财政共安排资金130万元,储备化肥3.95万吨。建立“市农资储备配送中心+县农资批发配送中心+乡镇农资配送中心+村农资配送站”的市县乡村四级贯通农资供应网络,真正做到了把农资送到村组、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为农资保供稳价和配送到户提供网络支撑。
(三)合并一个渠道,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充分利用郴州市供销合作社社员卡团购优势和郴州供销农化服务大联盟线上平台开展农资订单配送服务,通过“线上下单+线下就近配送”服务模式,构建新型农资流通网络,切实提高农资经营主体的效益及农资经营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与郴汽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借助公交车村村通和定点定时的优势,将小件化肥直接投送到村组,充分发挥供销社农资供应、郴汽集团运输、郴州新三湘农资公司农资仓储优势,实现了市级农资中心仓与基层农资配送站点无缝对接,有效打通农资配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四)统一一个价格,发布化肥指导价。2023年2月1日起,郴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郴州广播电台FM102.8每天发布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化肥销售指导价;郴州供销农化服务大联盟线上平台每周公布市县两级化肥销售指导价,设定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网点化肥销售价格上限,规范市场价格。
(五)遵循一个标准,把控货源保品质。牢牢掌控农资采购调运主动权,规范进货验收、农资门店经营等行为,杜绝假冒伪劣农资通过供销社渠道流入市场,坚决守住“供销农资、放心农资、绿色农资”金字招牌。组织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配合市场监管部门,采取监督抽查、暗查暗访等方式,从严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商品,严厉打击农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三、主要成效
(一)农资供应网络建立健全。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已全部组建新三湘农资有限公司,构建起了省市县三级贯通的农资公司。畅通了渠道,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贯通农资供应网络,真正做到把农资送到村组、农户家中、田间地头。
(二)农资价格得到了有效规范。通过发布农资销售指导价格,规范市场价格,遏制个体经销商和私营农资企业随意囤货抬价现象,短期内扭转了郴州化肥销售市场的乱况,改变了郴州农资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破解了农资价格指数长期全省最高的困局。
(三)农资供应量足质优。在2023年化肥淡储期间,郴州市全市储备3.95万余吨。春耕备耕期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化肥淡储企业已销售配送各类化肥4.36万余吨,库存各类化肥1.2万余吨、在途0.2万余吨,有效保障了春耕备耕期间农资供应充足。同时,在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中,全市供销社系统农资经营质优价稳,未发现违法经营行为,有效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经由供销合作社渠道流入市场,维护农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