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张家界】慈利县社:关于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时间:2020-06-02 19:41   【字体: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加快了农业信息的整体传播速度,又有利于市场信息交流,为农村开拓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另外,还有利于不断完善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加速农产品流通,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慈利县供销联社是党委政府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也是具体实施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慈利县社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和“三农”工作大局,加快推进供销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坚持把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中之重,不断创新完善农村电商人才引进、储备、使用、培训、激励、孵化等人才培育机制,在培育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带头人,新型乡村实用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持续增强了“为农服务国家队”的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

一、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建设概况

1.组建公司,开展电子商务运营,构建电子商务网络体系,搭建人才培育平台。2015年,县社参股张家界供销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从深圳高薪引进1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担任公司总经理,创建了“一界农户”品牌,开通“一界农户”网上商城,开展“线上+线下”电子商务交易,打造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2017年,县社又全资组建了慈利惠民供销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惠民供销”电商平台,成立了县供销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34家县城社区服务店。同时,按照“党建+社建+村建”三建结合模式,与乡镇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合作,共建了276家乡镇惠民供销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惠民供销综合服务社,广泛吸纳村支两委干部、农村经济能人、涉农企业负责人、种养大户、返乡创业农民工等担任乡镇惠民供销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惠民供销综合服务社负责人,初步构建起了县、乡、村三级贯通的经营服务网络,乡镇覆盖率达100%,村级覆盖率超60%以上,直接联结和服务农户8万余户。两个公司共计从社会招聘了40多名员工,平均年龄30岁左右,大学文化占多数,组建了专门的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了公司人才储备、培训、提升、激励、考核、评估等一系列创新机制和人才数据库信息,每月定期开展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业务培训,跟踪员工发展情况,开拓晋级晋升快速通道,从根本上提升电商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和电商企业的经营能力。

县惠民供销乡村网点负责人大部分为女性,年龄在30-50岁之间,高中以上文化,加入惠民供销平台之前属在外务工的返乡人员。公司在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专门开设了培训学习室,配齐了电脑设备,每月组织网点负责人开展集中培训,讲解电商发展政策,分析电商发展形势,在电脑、手机设备上开展实际操作,让各网点负责人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公司各网点负责人均对电商有了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能熟练操作电子商务交易,成为了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

2.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培训进乡镇、进村、进社区、进企业,培育电商实用人才。由县社、供销云商公司、惠民供销公司组织,通过聘请专家集中授课、参观考察、互动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全县各乡镇、社区、企业开展电商人才培训,讲解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经营中的应用、网上产品拍摄美工技巧、产品营销和客户沟通技巧等电商知识,使参训人员对农村电子商务形成系统认识,激发农民利用电商知识自主创业,转型成为电商人才的信心。几年来累计培训超220余场,培训超5000多人次,扶持300余名“创客”顺利实现电商创业,带动1000余名农民就业。

3.坚持开放合作,依托“互联网+企业+订单+合作社+农户”的电商运营新模式,培育电商产业“合伙人”。紧密结合农特产品产业,在电商策划、产品开发、设计、品牌建设、平台建设、营销、运营、物流配送、服务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广泛吸纳人才加入,进行专业孵化,强化利益联结,培育事业“合伙人”,打通农特产品产供销全产业链,实现农村电商发展和乡村电商人才“双丰收”。目前,供销云商公司、惠民供销公司均已建立起较为成熟而且完整的电商策划、设计、品牌、营销等团队,其中,供销云商公司农产品直播平台吸纳了200余人加入到农特产品的网络营销之中。惠民供销公司成功培育出100多名电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新型农业人才引领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初显。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专业人才紧缺。供销社在推进综合改革、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商专业人才,但目前全县电商人才储备少,实战性不强。

2.农村电商人才培育体系不完善。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受观念、文化水平等影响大,且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农村以中老年群体留守为主,文化水平层次较低,接受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弱,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改变非常难,需要长期的教育与影响。目前全县在电商人才培育方面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长期的体系,本地教育培训的资源也严重缺乏,仅靠短期培训,效果不大。

3.电商人才流失严重。通过培训培育和树立典型,让部分年轻人快速成长起来,但受限地域产业基础、经济、生活人文、环境等因素影响,年轻人更愿到大城市打拼,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4.存在乱象。农村电商是个热门,有多个职能部门参与,也有民营企业运作,但多而杂,缺乏统筹规划,造成资源浪费,相互排挤,相互竞争,乱象倍出,影响人才成长。

三、几点建议

1.加快资源整合,打造人才培育的“国家队”。由政府牵头,统筹整合资源,重点扶持商务、供销等国家队,依托已有的较为成熟的电商网络体系、产业体系、服务体系,开展乡村电商人才培育工作。

2.加快建立系统性、持续性的乡村人才培育体系。以供销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基础,搭建全县电子商务人才公共培训教育平台,完善全县电商人才数据库,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引进储备、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跟踪孵化、科学评估体系。加强与知名网商企业的合作,引进其先进电子商务培训管理理念,聘请其高级专业人才前来培训授课,并紧密联系本地工农业产品开发实际,形成独具特色的实战型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

3.与党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开展“乡村干部培优计划”,在全县各乡村年轻干部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有一定文化基础、思维活跃的人员进入人才储备库,定期组织到高校和知名网商企业进行高端电商培训,有计划地培养乡村电子商务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并通过他们的引领作用,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和丰富电子商务运营经验的乡村干部队伍或后备队伍,出台激励扶持政策,在干部任用、提拔、晋升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4.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育提供保障。设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育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电子商务人才培育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必要开支。对组织开展电商专业人才培育的职能部门、国资企业加大补贴、扶持力度,对主动开展电商创业的人员给予资金扶持,帮助其开展商业运作,拓展营销路径,提升产品知名度。

5.进一步完善电商各环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商网络、经营服务、仓储、物流配送等体系建设,为培育农村电商人才提供最佳环境和肥沃土壤。 (作者:慈利县供销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  陈中英

【张家界】慈利县社:关于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122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