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供销合作社主任曾祥元:打一场硬仗 完成好任务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时间:2019-10-22 09:55 【字体:大 中 小】
现在,离完成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任务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任务越来越重了,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有提高政治站位,打一场硬仗。
一、为什么要打?
1.时间不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3月23日印发的《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要求,到2020年要全面完成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各项任务。围绕这一目标,供销合作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百折不挠的坚韧意志、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全力以赴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落地落实,但现在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还有很多重点难点没有攻克。到9月底,怀化乡镇供销社只恢复116个,只完成任务60%。现在,距离本轮改革结束只剩15个月,时间已用了五分之四。任务非常压头,时间非常紧迫,我们必须要打一场硬仗。
2.要求更高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明确要求,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与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运作更有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同时,要把供销社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来打造。今年6月28日,乌兰副书记要求各市州和县市区要从逐步探索、试点示范转向全面铺开、全速推进、整省推进。推进中要求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提高为农服务功能,抓好“三大体系、五级贯通、覆盖到户”的工作。可见打好这场硬仗是势在必行。
3.期盼更多了。农民对供销社有着深厚的感情,现在听说供销社要全面恢复,要打造“国家队”,农民群众十分欢迎供销社的到来,同时也对恢复供销社充满了期待。但现在恢复的供销社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供销社是完全不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供销社,不是吃“皇粮”“吃大锅饭”,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供销社,这就需要我们供销社的广大干部职工正面宣传、正面引导,通过供销社的恢复,实现为农服务五个方面大提升:一是农民组织化程度大提升,覆盖到户;二是为农服务水平大提升,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三是农产品现代化的销售体系大提升,实现农产品产销无缝对接;四是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与运行水平大提升,市场主导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五是农民增收致富能力与获得感、幸福感大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地位不断提升。这说明打好供销社综合改革这场硬仗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4.任务艰巨了。一是建设任务艰巨。根据《决定》和省里要求,到2020年底,乡镇供销社要实现全覆盖,村级供销社覆盖率达到80%以上;这一庞大的工程摆在我们面前,十分压头。二是运营任务艰巨。乡村供销社建好后,如何开展好运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我们不能简单追求数量,要做到恢复、新建的每个供销社都有质量、都有效益,至少要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运营人员的工资有发的、农民的农产品有销的,农民的生产生活必需品有卖的、党务政务村务社务有办的、为农服务的组织化程度有实施的,绝不能挂个牌子、出个数字、搞点形式主义就了事,就算完成任务了。三是农产品销售难。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为什么这么重视供销社组织体系建设呢?其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农产品的销售能为农民带来利益,使产业脱贫的长效机制长期建立。近年来,怀化市农产品种类和数量爆发式增长,但物贱伤农、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就很需要供销社的参与,需要坚定信心打好这场硬仗。
5.服务更宽了。上世纪60—70年代,供销社的主业是做好商品流通服务,以供应工业品为主。现在的供销社是为农服务,已经从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发展的为农服务体系。比如,围绕农业产业,加快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层次和水平,引导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生态环保,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依托再生资源企业和经营服务网点,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回收服务;围绕惠农服务,采取“村社共建”合作模式,积极开展生产合作、供销合作、消费合作、信用合作,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合作社,建成主体多元、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惠农综合服务社,形成党建、村建、社建“三建合一”和党务、村务、商务“三务合一”的村级(社区)综合服务新体系。这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创新求实打好这场硬仗。
二、怎么打?
1.对准目标打。中央的要求是到2020年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省委的目标是抓好“三大体系、五级贯通、覆盖到户”的工作。怀化市的目标是建立健全以乡村供销(基层)社为重点、四级贯通、逐步覆盖到户的新型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逐步将农民吸收入社,加快推进市、县、乡、村四级供销组织体系贯通,到2019年实现乡镇供销社全覆盖,到2020年实现80%村建立村级供销社,重点围绕电子商务、普惠金融、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土地托管、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为主业开展为农服务。同时建立健全以行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四级贯通、逐步覆盖到户的新型农合会体系,重点开展信息交流、政策指导和技术培训等业务,推动本地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只有把供销改革的目标瞄准,然后实施精准打击,才能打好这场硬仗。
2.集中优势打。供销改革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同时,不能搞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实现供销改革百花齐放。特别是要结合本地实际,突出本地特色,创造本地经验,建一批独具特色的服务站点,开拓新的经营方式,增加新的服务内容,形成一批叫得响的怀化模式。一是集中优势兵力。供销社综合改革是联动的,首先是人的联动,如果供销社的人员不足、素质不高,工作肯定做不好,改革就难以为继。县级供销社首先要配齐配强理事会、监事会班子,同时还要有一批干将,这些干将要多渠道发现、吸收。中组部下文明确供销社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保证了供销队伍的公务员身份不变,这为我们寻找干将扫清了身份上的障碍。新招录公务员、公开遴选和从乡镇调配都是很好的手段和选项,我们要把他用好、用活、用足,挑选一批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员充实到供销社来。要形成乡镇供销社主任由乡镇党委政府分管农业工作的领导或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兼任、村级供销社主任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长担任的体制。二是集中一切财力。怀化市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000万元全面恢复乡镇供销社,这个经验在6月28日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会上得到了乌兰副书记的表扬。我市的辰溪县、芷江县、麻阳县,特别是鹤城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了200万元用于基层社的建设。这些表现,足以说明县市区党委、政府是重视供销社综合改革的。三是集中一切物力。充分利用过来供销社的闲置资产和乡镇合并、村与村合并的闲置资产以及村级综合服务平台资源来恢复乡镇村供销社建设,这些资产需要通过党委、政府的支持,把它相对固定下来,发展壮大供销社。村级供销社场地,必须要从实际出发,灵活确定。
3.各个击破打。针对供销社改革中遇到的难点重点,要通过有效方式各个击破。一是把基层社建设好。通过乡镇村级供销社建设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通过建设社有企业、惠农服务中心、供销e家、怀化市农产品展销中心等形式,把供销合作社的“神经末梢”延伸到乡到村到农户。二是把服务功能强化好。以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把乡、村供销社功能恢复建设好。在生产合作方面,要在农民组织化程度上下功夫,创办和领办一批实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联合社;在供销合作方面,要在帮助农民“抱团闯市场”上下功夫,引导和组织农民融入现代农业;在信用合作方面,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开展普惠金融,开办农村资金互助社,如开展“拨改投”。三是把市场化运行坚持好。新恢复和建设的乡村供销社必须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顺应市场规律,多运用经济手段开展经营服务。乡镇、村两级的经营者是农民,服务者是农民,组织者既可以是农民,也可以是“吃皇粮”的公职人员。怀化市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已明确了相关人员担任或兼任。但所有供销社主任都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吃皇粮”,都是市场行为。
三、枪要打响
1.站位上要有新提高。中央下决心狠抓供销社改革,就是要打造一个为农服务的生力军,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有一支可以在关键时候用得上的“国家队”。我们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认领职责任务,把握目标要求,以更高的思想认识、更强的政治自觉、更好的标准质量抓好供销社综合改革。
2.创新上要有新思路。各地要有自己的创新思路,大胆探索,敢闯敢试。要把改革创新的重点摆在基层社恢复、运营和为农服务上。今年考核设置了特色工作加分项,就是希望各县市区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有自己的模式,自己的特色,不依样画葫芦。
3. 问责上要有新动作。市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明确了供销社改革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由市政府督查室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督查内容,定期开展督查督办,适时约谈。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将启动问责程序,从9月起每月对乡村两级供销社建设和绩效考核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在农村工作微信群和《怀化日报》上公布,并将通报寄送各县市区党政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市委、市政府国庆过后对乡镇、村供销社恢复进度较慢的溆浦、通道、辰溪、中方4个县政府分管领导进行约谈,就是对供销合作社工作进行问责开的“第一炮”。
4. 落实上要有好效果。我们要通过对标看齐抓落实、鼓足干劲抓落实、“强身健体”抓落实、转变作风抓落实、创新机制和方式方法抓落实,研究制定整县推进方案,确定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把责任明确到人,实行市供销社领导包县市区、县供销社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的真抓实干整体推进模式,保质保量打好供销社恢复建设这一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