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怀化市供销系统农产品网络销售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时间:2019-09-05 11:16 【字体:大 中 小】
近年来,怀化市供销系统农产品网络销售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15年全市电商交易额只有17.9亿元,2016年增加到了45亿元,2017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04.2亿元、增长率141.2%,成为全省电商增长最快的市州之一。2018年实现销售124.7亿元,增长率19.67%。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怀化市供销合作联合社大力推进“互联网+”电商精准扶贫模式,努力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和农村供销电子商务体系密不可分。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谋划综合改革发展路子
一是政策倾斜。2016年,在机构精简、编制紧缩、经费严控的形势下,市委市政府特批市供销社新设“农村电子商务科”,增编2名,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资金支持。近来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市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100万元用于供销社综合改革和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2018年10月,市人民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决定,从市本级财政资金中拿出10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乡镇基层社恢复按5万元/个标准给予奖补。三是亲力亲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听取市供销社的工作汇报,专题研究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经常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
⠂ 创新电商发展新模式,推进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推进“一中心、一平台”项目建设计划。“一中心”即市本级建设1个在5省周边地区具有地标影响力的农产品展销中心(含无人超市)。该中心将于10月1日正式开业。“一平台”即以每个行政村新建或修缮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为契机,做到了每建成1个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就恢复1个基层服务社,建好1个便民电商服务站。目前,已建立13个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126个乡(镇)惠农服务中心、587个村级综合服务站,农村电商服务领域逐步延伸到村,特别是与建行、农商行等金融单位以及快递业合作,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买到需要的产品。二是加快电商体系建设步伐。在市、县、乡、村四级布局电商体系建设,通过“一站式”农村综合服务平台,让农产品和工业品连得上、运得进、送得出。在市本级,成立了怀化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供销e家、京东合作建设怀化市电子商务交易运营暨农产品展销中心。在各县市区建立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成立了农合联,各类电商企业如雨后春笋网点密布;在乡(镇)、村,建立乡镇惠民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服务站。现在,以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为基础,市、县、乡、村四级电子商务网络体系逐步建立,不仅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不出村和农产品买难卖难“最后一公里”问题,而且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和谐社会建立和美丽乡村建设。
深化为农服务新内容,全方位打造电商“国家队”
为让“山果”出山,“甜果”飘香,怀化供销合作社主动联系供销e家、京东云、本土电商企业第五元素等,积极探索创新电商扶贫新业态,用信息技术“最优一公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线上发力,助力农产品上行。怀化市社积极打造“供销e家”网上怀化平台,建立了“供销e家一怀化馆”,发展农产品网上零售、批发、大宗交易和产销对接等电子商务业务,组织辰州碣滩茶、芷江鸭、会同魔芋、溆浦瑶茶、黔阳冰糖橙、麻阳冰糖橙、中方山下红蜜桔等306个农特产品在供销e家、淘宝等电商平台销售。二是线下促销,助力农产品产销对接。一方面,通过“电商+合作社+农户”形式,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有效拓宽销售市场,实现品牌和效益双丰收。2019年6月,由中华全国供销总社、省供销社、怀化市社三级供销社积极响应国家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在长沙黄兴广场联合举办靖州杨梅节暨产业扶贫营销推广活动,以靖州杨梅销售和品牌宣传推广带动产业发展,对接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促进梅农增收,累计销售杨梅约60万件;2019年8月,麻阳县供销社启动麻阳黄桃电商微商销售仪式,树立麻阳“富硒黄桃”品牌,通过电商销售黄桃40万件;另一方面,借力节会营销,推介怀化名优特水果及农产品,累计组织236家农产品企业参加北京、上海、沈阳、海口等地农产品博览会,帮助企业在当地设立销售窗口,打造供销电商品牌,帮助贫困果农脱贫致富,助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三是品牌打造,助力农产品产业化升级。中方山下红蜜柑、麻阳冰糖橙被推选为十九大会议、全国两会用果,碣滩茶荣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称号,黔阳冰糖橙荣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新晃黄牛、黔阳冰糖橙、怀化碣滩茶、靖州杨梅获评湖南省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为怀化农产品贴上金字招牌。
突破瓶颈重培训,实施农村电商人才发展战略
近3年来,全市供销系统累计开展电子商务培训9期2200余人次,主要对象为来自怀化市及13个县(市、区)供销社分管农村电子商务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电商公司(企业)负责人、从事种养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产业基地负责人,中小微企业经营者和个体经营创业者,其中有志通过农村电商脱贫致富的贫困村的干部和农户380人。“触电”后的学员有的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创业者,有的成为产业致富带头人。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