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供销社业务工作会议在涟源召开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时间:2008-12-18 00:00 【字体:大 中 小】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开拓创新
娄底市供销社业务工作会议在涟源召开
近年来,全市系统的工作重点从改革改制转移到创新发展,业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市系统业务部门紧紧围绕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抓住推进系统创新发展这一主题,突出 “新网工程”建设这一重点,大胆开拓,锐意进取,开创了全市系统业务工作新局面。一是重构体系,积极推进机构重建和企业重组。各县市区社先后组建了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等二级机构14个,中心基层社4个,重组企业23个,重组安置职工4000多人。二是突出重点,全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下,在社党组(党委)、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业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全系统已先后建立“新网工程”示范店307家,初步形成了由供销社统一挂牌、统一管理的新的经营网络。三是强化服务,大力发展“两社一会”。到目前为止,全市系统已发展专业合作社34个,综合服务社104个,专业协会24个。四是探索创新,积极推进开放办社。全市系统现已吸收入社企业21个,壮大了供销社经济实力,扩大了供销社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好地发挥了供销社服务“三农”的作用。五是努力开拓,切实抓好传统主营业务的经营。继续搞好农资经营,充分发挥供销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切实抓好烟花爆竹经营,不断理顺机制,维护经营权益,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效益;重组再生资源企业3个,利用原有渠道恢复规模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六是认真负责,努力完成组织交办的其他业务工作。如安全保卫工作,实现了近年来没有发生重大事故的好成绩; 2007年全系统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1个,引进资金9600万元;“项目申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会议分析了当前供销社业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困难,随着国内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供销社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供销社工作开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二是近年来的探索为我们进一步创新发展积累了经验,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国家对供销社的扶持政策正逐步落实,为供销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供销社将迎来发展的新春天。
会议提出下阶段业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各级社党组(党委)、理事会的统一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胆开拓,真抓实干,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加快网络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全面开创业务工作新局面,为全系统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突出以“新网工程”为重点,切实抓好和不断完善网络建设。一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扎实推进四大网络建设。二是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和先试点的原则稳步推进县级配送中心的建设,增强县级配送中心的辐射能力。三是注重实效,强化功能,充分发挥“新网工程”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二、突出以强化服务功能为重点,进一步推进“两社一会”建设。继续大力抓好发展工作,按照各地产业发展的要求,采取自办、领办、联办、合办等多种方式,以主导产品和优势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专业合作组织,扩大专业社的数量和规模;切实搞好规范,尤其是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搞好注册登记,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规范化运作;积极推进专业社与各类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市场、大型超市的联合与合作,发展产业化经营;积极培植品牌,引导专业社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
三、突出以壮大实力为重点,着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继续大力推进企业重组,充分发掘利用改制后的剩余资产,针对那些有市场优势、有政策资源、有发展前景的行业,采取多种形式组建新的经营企业,为网络建设提供支撑;继续大力推进开放办社,大胆吸收社会企业入社,将更多的涉农企业或组织吸收到供销社的组织体系中来,扩大供销社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进一步规范社企关系,在坚持社企分开的前提下,不断探索新的社企合作的方式,促进共同发展;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功能。
四、突出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重点,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各级业务部门要认真研究政策,尤其是中央和省市已出台的关于扶持供销社的优惠政策,深入了解和掌握国家及各级政府对供销社的资金支持渠道;按照项目申报的要求,建立项目库,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植,做好项目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组织申报,做到项目申报选得准、报得出、评得上,为全市系统的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五、突出以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为重点,切实做好业务部门各项工作。切实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重点抓好烟花爆竹的经营安全,确保不发生大的安全责任事故;继续大力抓好招商引资,盘活现有资产,壮大经济实力;认真搞好对农资、烟花爆竹、再生资源等主营业务的经营指导,维护经营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切实抓好科技工业和食品安全工作,促进社办工业的健康发展;继续搞好部门协调和系统稳控工作,为全市系统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