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李云才:以建设农业强国为目标 着力实现乡村绿色低碳发展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时间:2025-03-03 17:23 【字体:大 中 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这是我国乡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窗口期。
实现量质并重的发展理念,使我国农产品质量有新的突破。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辩证地看,农业在长期的传统发展过程中,虽为小农,但亦自给自足;虽为肩挑手提,但亦生态循环。其精神与科学内核是今天所说的农耕文化、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低碳农业。新质生产力表明,我们可以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我国农业强国的新优势。这就是要审时度势,梳理脉络,辨证施治。从单一追求产量的桎梏中走出来,向更加突出质量的方向转变;从产量结果导向的单维生产方式中走出来,向全环节生产过程的量质安全转变;从生物链“顶端”需求的单向思维中走出来,向促进生物链环共荣共生的大食物观转变;从“化学农业”“白色农业”的阶段性短期性红利中走出来,向系统发展增益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理念转变;从重索取向索养并重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以实现粮食安全的“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稳定基础产能”“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使智慧农业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低空技术等现代方法与手段张开新时代的翅膀,加速低碳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促使经济社会更加健康发展,同时使广大城乡居民享受到其创新发展红利和生活健康红利。
实现质效并重的发展理念,促使我国特色农业发展有新的突破。一手抓“饭碗”,一手抓“碎银几两”,这是我国悠久的传统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从深入社会根基来看,它具有相当的促进社会稳定和生生不息的功能。从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以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发展阶段来看,使我国丰富多彩的特色农业更富有效益,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一方面使“森林粮库”“海洋粮库”“生物粮库”更好更多地丰富粮食安全基础,丰富多样化食品结构;另一方面是拓展产品空间、加工空间、食品空间、效益空间的广阔舞台,也有利于抓牢“饭碗”与多种经营的双向发力,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民增收的双向增益。
实现聚焦关键与统筹谋划并重的发展理念,促使乡村发展红利与城乡融合有新的突破。创新高科技、应用融合技术,创新产品、培育新产业,创新经营管理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产业集群聚合、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等生产经营领域的新突破,与“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农村治理的“多格合一”、解决“部分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水土不服’”等问题,需要聚焦发力、力求治本、久久为功,以可复制可推广的“临床”经验、预防经验、创新经验,突破难题,解开治理之“结”,实现建设农业强国的新突破。
(作者:李云才,系中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首席研究专家、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原一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