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柚乡——湖南江永县支农整合资金项目香柚产业发展纪实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时间:2010-03-26 00:00 【字体:大 中 小】
从江永县城出发,驱车30分钟时间就到了素有“南洞庭”之称的桃川洞。江永是“中国香柚之乡”,全县15万亩香柚基地,桃川洞占12万亩。极目远眺,连绵成片的柚林,层层叠叠,一望无涯。
我们进入江永4大万亩连片的香柚基地之一的茶厂基地,只见经过精心修剪的香柚树枝繁叶茂,万亩柚园飞碧流翠,一排排冠形如伞盖的柚树从车窗闪过,似浪涛奔流。柚树茁壮的枝条上缀满了成团成簇的花蕾,车在香柚林中穿行,空气中处处弥漫着香柚特有的馨香。
江永县人民政府县长陈景茂告诉我们:“中央财政支农整合资金项目在江永实施两年时间里,对已建成的香柚基地实行标准化管理,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对果农科学技术推广和全员培训,组建了香柚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筹建加工企业,走出了一条香柚产业化发展的现代农业新路子。现在走的这条林间水泥路,途经桃川镇的上白象、下白象、朝阳、所城,桃川洞内源口乡的小河边、七工岭等22个香柚专业村,是围绕10万亩香柚园的环形观光线。果农称这条路为外环线,中间还有中环、内环线。园区交通如果没有整合支农资金,科学规划,就没有现在这样整齐规范和四通八达”。
路畅为香柚产业提速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经过多年产品结构调整和大规模特色农业开发,江永在有种柚传统的区域建成了桃川、粗石江两个香柚专业镇。以两个专业镇为核心区建成了茅草地、白象岗、茶厂、圣人山四处万亩连片香柚基地、12个千亩以上基地、100多个100亩以上基地,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15万亩香柚基地开发之初,限于当时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以分片基地自成体系,没有联网对接,工程因陋就简,路窄渠浅,使用寿命短暂,有的路、渠因年久失修已完全毁损。做大做强、做优香柚产业,改变经营管理的分散无序状态,实现一体化经营,标准化、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已势在必行。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家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要求和部署,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多名县级领导为副组长的财政整合资金支持现代化农业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把不同渠道的支农资金整合到香柚产业的发展上来,严格按照支农项目的管理和审批制度,做到“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凝聚合力、彰显成效”,推动香柚产业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交通部门对香柚基地内的村村通工程进行了整体规划,并与开发办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局的土地整治项目的道路建设进行有效整合,加强村际道路衔接,并以整合资金修好基地内断头路的桥、涵13处。仅2009年,县交通局在香柚基地实施联网、并网工程,内新修机耕道17公里,整修、硬化公路24公里,香柚基地的内、中、外三条环线就此形成,总里程超过100公里。如今,果农送肥进园和产品出园全部使用机动车辆,任何一个柚园都可用大货车拉着鲜果开上公路干线。
基地路网体系为香柚产业化提速,果园间路畅其流,两个专业镇的果农去年新购农用运输车150台,新购代步的小车、摩托车1000余辆。一个劳力可管理柚园的面积比过去增加一倍,坐落在都庞岭脚的矮寨村的果农对基地的道路建设赞不绝口,他们说:“看电视,总听到火车一次接一次的提速,现在香柚之乡发展大提速,我们一个抵俩!”
集聚清流润柚乡
江永的节水农业技术在粮食、蔬菜生产领域的普及程度较高。
香柚是需要大水大肥的作物,在十几万亩的香柚基地里,原有的浅渠淤积渗漏严重,有的渠堤整段垮塌,除了下大雨,基本上是干渠。就是拥有数百亩柚园的果农,对修塘筑堤、挖渠道等投资较大的水利工程,也觉得无能为力。整合支农资金,果农焦急期待的水利基础设施迎刃而解。水利部门和广大果农良性互动,一方支持资金,一方投工投劳,2009年水利建设方面完成山塘修复52口,灌溉设施42套,修建蓄水池600口。我们在途经粗石江白土、槐木村时,见绕村的柚林里错落有致地伸出高过树冠的铁管,陈小平副县长告诉我们说:“那是节水喷灌头,目前基地内的管道浇灌和喷灌面积达5万亩,2010年这一面积将增加到10万亩。”支农资金整合如春风化雨,滋润了百里果乡,村民们兴奋地说:“是节水农业给我们规模发展香柚带来了曙光。”
资金整合带动技术创新
江永香柚产业作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全国第二批良好农业规范试点项目区,对果农进行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和标准化贮运营销知识培训,提高香柚产业的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势在必行。支农资金整合项目对香柚标准化生产的各种资源全面整合,形成标准化生产的强大合力。农办、农业局、科技局对香柚基地的技术服务和科技推广改例行公事为突出重点,大胆创新工作思路,整合资金、技术力量、物资设备,针对香柚标准化生产的症结难关确定研究课题,组织技术攻关。2009年,几个单位在桃川、粗石江两镇的万亩连片香柚基地投入建设先进技术推广示范园3万亩,配套农机具62套,建设沼气池600口。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按绿色食品和出口(境)香柚的管理要求,在示范园全面推广香柚标准化管理。投入74万元,在15万亩香柚基地内,实施病虫害统一防治及综合防治,覆盖果园面积5万亩,建设基地病虫害的检验、检疫、检测、测报、监测中心和科研中心,配套购置仪器设备建造永久性设施,安装电子测报灯、杀虫灯以及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生物农药新品种,运用物理和生物方法综合防治病虫害。5万亩香柚园牵涉果农2万多户,过去果农防治病虫害,由于施药时间不统一,防治投入大,效果差,通过资金和技术资源的“双整合”,建立长效综合防治体系,综防区果农降低防治成本100多万元,特别是有效地防止了化学农药的污染残留,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标准。
在粗石江镇良种繁育基地,我们看到上百亩生机勃勃的苗木,桃川洞特色农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唐家和说,这是用160万元支农整合资金建设的苗木供应科研园,已经为全县低产园改造、病、伤、残树的更新提供优质良种柚苗10万株,相当于扩建了5000亩新园。这片繁育基地,选育了优质高产新品种,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万亩,投入资金达237万元。在柚园中不断有换残补缺的新苗植入,柚树组成梯队结构,防止柚园同期老化,实现了大面积柚园更新换代的稳定循环。
我们进入过的柚农家庭,家家户户都挂着江永香柚标准化管理月历,月历对应时期设计了标准化管理的技术要领和科学方法,有的果农家正在播放标准化管理的科教碟片,一家人看得津津有味。2009年,农科部门投入60万元,印发月历3万份,配套赠发技术光碟2万份,这些资料赠发的入户率为100%。实现香柚标准化生产的关键要素是果农,果农的科技水平提高,香柚生产管理标准化水平必然相应提高,有了支农整合资金的支持,去年县里聘请专家开展专题培训10次,种植香柚面积50亩以上的大户果农参训3000多人。
柚农科技水平的提高,同时促进了经管营销水平的提升。江永香柚的传统销售方式是采摘后堆放在家等客上门卖统货,生产管理的标准化程度提高后,桃川、粗石江两镇的柚农在大户带动下,自发组建了香柚专业合作社,长期困扰柚农销售难的问题迎刃而解。专业合作社组织在销售环节表现出强大优势,对产品进行商品化处理后再上市,首先筹资建设贮藏仓库、厂房、购置商品化处理成套设备、实行统一采摘、统一分级、包装、统一销售,创建品牌;其次,开拓市场的工作也进行得有声有色,他们派出有经验的销售人员跑市场,跑信息,在武汉、上海、杭州、南京、成都、重庆等地设立销售窗口,既加快了流通速度,均价也比其他果农每斤高出两毛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在考察江永粗石江镇香柚合作社后作出肯定评价,强调要支持和促进农民合作专业组织发展,把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香柚加工龙头企业崛起
香柚一身是宝,加工潜力巨大。香柚的花、叶、果都是很好的加工原料。从花、叶、果中可提取花精油、柚叶芳樟油、柚皮香精油、果胶、柚黄酮、纤维素、果汁等产品,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永州市副厅级干部、江永县委书记伍军介绍说:“香柚加工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市场行情一路看涨。县里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前夕,即与中南大学化学化工新技术研究所联姻,对香柚加工进行技术攻关,研究所已完成从柚果中提取香精油、果汁、果胶、食用纤维、柚皮苷、柚黄酮和利用果渣生产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并通过了工业化定型试验,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专利。”经专家测算,一吨香柚加工后的产值是一吨鲜果的10倍,走加工增值之路,才能使香柚产业真正做大做强,这样好的项目,从果农到县领导,谁不梦寐以求,加工企业原来之所以仅停留在设想和图纸上,就差钱。如何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成立之初的首项决策就作好重点安排,在县城近郊征用106亩土地,安排部分整合资金扶持建设香柚龙头企业一个,企业自筹资金4000余万元,2009年建成标准厂房6000平方米,建成年加工香柚1万吨以上,生产果胶、香柚精油、柚黄酮和生物有机肥的生产线一条。我们实地看到,生产厂房和办公楼宏伟壮观,已建成的生产线通过调试,运行良好。企业设计总投资2亿元,年加工香柚5万吨以上,年产值5亿元以上。全县柚园每年废弃的上万吨次残果和疏落果将得到加工处理,变废为宝,果农可从中增收1200万元。单从经济效益这一个视角观察,香柚产业化链条上增加一个加工企业相当于再造了一个15万亩的香柚基地。
省财政厅领导对支农资金整合项目非常重视,先后多次来江永检查、指导项目实施,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杨中万对江永县在用支农整合资金解决香柚产业标准化、现代化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支农资金整合实际上是创新投入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项目实施的效果评价,就是看是不是推动了经济发展,农民是不是得到了实惠。
江永县实施支农资金整合香柚产业发展项目以来,共整合资金1897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农资金800万元,整合其他财政资金5000万元,社会投入资金13170万元,取得了香柚基地内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柚农经强化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到户,生产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延伸产业链条,创办了成规模的加工企业等效果。2009年全县香柚增产1万吨,以整合资金扶持的香柚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实力增强,统一拓展市场组织对鲜果进行商品化处理,每吨价提高400—500元,增产和提升价格两项共增收5000万元,粗石江、桃川两个专业镇柚农人平增收500元以上。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实施两年多,极大地加快了江永香柚产业标准化与现代化进程。果农普遍反映,现在种柚子有奔头,政府把我们想办但没有能力办的事都办好了,我们只要勤劳苦干,就可以拉开口袋收钱,比政府直接发钱给我们还实惠。
我们进入江永4大万亩连片的香柚基地之一的茶厂基地,只见经过精心修剪的香柚树枝繁叶茂,万亩柚园飞碧流翠,一排排冠形如伞盖的柚树从车窗闪过,似浪涛奔流。柚树茁壮的枝条上缀满了成团成簇的花蕾,车在香柚林中穿行,空气中处处弥漫着香柚特有的馨香。
江永县人民政府县长陈景茂告诉我们:“中央财政支农整合资金项目在江永实施两年时间里,对已建成的香柚基地实行标准化管理,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对果农科学技术推广和全员培训,组建了香柚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筹建加工企业,走出了一条香柚产业化发展的现代农业新路子。现在走的这条林间水泥路,途经桃川镇的上白象、下白象、朝阳、所城,桃川洞内源口乡的小河边、七工岭等22个香柚专业村,是围绕10万亩香柚园的环形观光线。果农称这条路为外环线,中间还有中环、内环线。园区交通如果没有整合支农资金,科学规划,就没有现在这样整齐规范和四通八达”。
路畅为香柚产业提速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经过多年产品结构调整和大规模特色农业开发,江永在有种柚传统的区域建成了桃川、粗石江两个香柚专业镇。以两个专业镇为核心区建成了茅草地、白象岗、茶厂、圣人山四处万亩连片香柚基地、12个千亩以上基地、100多个100亩以上基地,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15万亩香柚基地开发之初,限于当时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以分片基地自成体系,没有联网对接,工程因陋就简,路窄渠浅,使用寿命短暂,有的路、渠因年久失修已完全毁损。做大做强、做优香柚产业,改变经营管理的分散无序状态,实现一体化经营,标准化、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已势在必行。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家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要求和部署,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多名县级领导为副组长的财政整合资金支持现代化农业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把不同渠道的支农资金整合到香柚产业的发展上来,严格按照支农项目的管理和审批制度,做到“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凝聚合力、彰显成效”,推动香柚产业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交通部门对香柚基地内的村村通工程进行了整体规划,并与开发办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局的土地整治项目的道路建设进行有效整合,加强村际道路衔接,并以整合资金修好基地内断头路的桥、涵13处。仅2009年,县交通局在香柚基地实施联网、并网工程,内新修机耕道17公里,整修、硬化公路24公里,香柚基地的内、中、外三条环线就此形成,总里程超过100公里。如今,果农送肥进园和产品出园全部使用机动车辆,任何一个柚园都可用大货车拉着鲜果开上公路干线。
基地路网体系为香柚产业化提速,果园间路畅其流,两个专业镇的果农去年新购农用运输车150台,新购代步的小车、摩托车1000余辆。一个劳力可管理柚园的面积比过去增加一倍,坐落在都庞岭脚的矮寨村的果农对基地的道路建设赞不绝口,他们说:“看电视,总听到火车一次接一次的提速,现在香柚之乡发展大提速,我们一个抵俩!”
集聚清流润柚乡
江永的节水农业技术在粮食、蔬菜生产领域的普及程度较高。
香柚是需要大水大肥的作物,在十几万亩的香柚基地里,原有的浅渠淤积渗漏严重,有的渠堤整段垮塌,除了下大雨,基本上是干渠。就是拥有数百亩柚园的果农,对修塘筑堤、挖渠道等投资较大的水利工程,也觉得无能为力。整合支农资金,果农焦急期待的水利基础设施迎刃而解。水利部门和广大果农良性互动,一方支持资金,一方投工投劳,2009年水利建设方面完成山塘修复52口,灌溉设施42套,修建蓄水池600口。我们在途经粗石江白土、槐木村时,见绕村的柚林里错落有致地伸出高过树冠的铁管,陈小平副县长告诉我们说:“那是节水喷灌头,目前基地内的管道浇灌和喷灌面积达5万亩,2010年这一面积将增加到10万亩。”支农资金整合如春风化雨,滋润了百里果乡,村民们兴奋地说:“是节水农业给我们规模发展香柚带来了曙光。”
资金整合带动技术创新
江永香柚产业作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全国第二批良好农业规范试点项目区,对果农进行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和标准化贮运营销知识培训,提高香柚产业的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势在必行。支农资金整合项目对香柚标准化生产的各种资源全面整合,形成标准化生产的强大合力。农办、农业局、科技局对香柚基地的技术服务和科技推广改例行公事为突出重点,大胆创新工作思路,整合资金、技术力量、物资设备,针对香柚标准化生产的症结难关确定研究课题,组织技术攻关。2009年,几个单位在桃川、粗石江两镇的万亩连片香柚基地投入建设先进技术推广示范园3万亩,配套农机具62套,建设沼气池600口。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按绿色食品和出口(境)香柚的管理要求,在示范园全面推广香柚标准化管理。投入74万元,在15万亩香柚基地内,实施病虫害统一防治及综合防治,覆盖果园面积5万亩,建设基地病虫害的检验、检疫、检测、测报、监测中心和科研中心,配套购置仪器设备建造永久性设施,安装电子测报灯、杀虫灯以及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生物农药新品种,运用物理和生物方法综合防治病虫害。5万亩香柚园牵涉果农2万多户,过去果农防治病虫害,由于施药时间不统一,防治投入大,效果差,通过资金和技术资源的“双整合”,建立长效综合防治体系,综防区果农降低防治成本100多万元,特别是有效地防止了化学农药的污染残留,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标准。
在粗石江镇良种繁育基地,我们看到上百亩生机勃勃的苗木,桃川洞特色农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唐家和说,这是用160万元支农整合资金建设的苗木供应科研园,已经为全县低产园改造、病、伤、残树的更新提供优质良种柚苗10万株,相当于扩建了5000亩新园。这片繁育基地,选育了优质高产新品种,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万亩,投入资金达237万元。在柚园中不断有换残补缺的新苗植入,柚树组成梯队结构,防止柚园同期老化,实现了大面积柚园更新换代的稳定循环。
我们进入过的柚农家庭,家家户户都挂着江永香柚标准化管理月历,月历对应时期设计了标准化管理的技术要领和科学方法,有的果农家正在播放标准化管理的科教碟片,一家人看得津津有味。2009年,农科部门投入60万元,印发月历3万份,配套赠发技术光碟2万份,这些资料赠发的入户率为100%。实现香柚标准化生产的关键要素是果农,果农的科技水平提高,香柚生产管理标准化水平必然相应提高,有了支农整合资金的支持,去年县里聘请专家开展专题培训10次,种植香柚面积50亩以上的大户果农参训3000多人。
柚农科技水平的提高,同时促进了经管营销水平的提升。江永香柚的传统销售方式是采摘后堆放在家等客上门卖统货,生产管理的标准化程度提高后,桃川、粗石江两镇的柚农在大户带动下,自发组建了香柚专业合作社,长期困扰柚农销售难的问题迎刃而解。专业合作社组织在销售环节表现出强大优势,对产品进行商品化处理后再上市,首先筹资建设贮藏仓库、厂房、购置商品化处理成套设备、实行统一采摘、统一分级、包装、统一销售,创建品牌;其次,开拓市场的工作也进行得有声有色,他们派出有经验的销售人员跑市场,跑信息,在武汉、上海、杭州、南京、成都、重庆等地设立销售窗口,既加快了流通速度,均价也比其他果农每斤高出两毛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在考察江永粗石江镇香柚合作社后作出肯定评价,强调要支持和促进农民合作专业组织发展,把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香柚加工龙头企业崛起
香柚一身是宝,加工潜力巨大。香柚的花、叶、果都是很好的加工原料。从花、叶、果中可提取花精油、柚叶芳樟油、柚皮香精油、果胶、柚黄酮、纤维素、果汁等产品,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永州市副厅级干部、江永县委书记伍军介绍说:“香柚加工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市场行情一路看涨。县里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前夕,即与中南大学化学化工新技术研究所联姻,对香柚加工进行技术攻关,研究所已完成从柚果中提取香精油、果汁、果胶、食用纤维、柚皮苷、柚黄酮和利用果渣生产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并通过了工业化定型试验,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专利。”经专家测算,一吨香柚加工后的产值是一吨鲜果的10倍,走加工增值之路,才能使香柚产业真正做大做强,这样好的项目,从果农到县领导,谁不梦寐以求,加工企业原来之所以仅停留在设想和图纸上,就差钱。如何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成立之初的首项决策就作好重点安排,在县城近郊征用106亩土地,安排部分整合资金扶持建设香柚龙头企业一个,企业自筹资金4000余万元,2009年建成标准厂房6000平方米,建成年加工香柚1万吨以上,生产果胶、香柚精油、柚黄酮和生物有机肥的生产线一条。我们实地看到,生产厂房和办公楼宏伟壮观,已建成的生产线通过调试,运行良好。企业设计总投资2亿元,年加工香柚5万吨以上,年产值5亿元以上。全县柚园每年废弃的上万吨次残果和疏落果将得到加工处理,变废为宝,果农可从中增收1200万元。单从经济效益这一个视角观察,香柚产业化链条上增加一个加工企业相当于再造了一个15万亩的香柚基地。
省财政厅领导对支农资金整合项目非常重视,先后多次来江永检查、指导项目实施,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杨中万对江永县在用支农整合资金解决香柚产业标准化、现代化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支农资金整合实际上是创新投入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项目实施的效果评价,就是看是不是推动了经济发展,农民是不是得到了实惠。
江永县实施支农资金整合香柚产业发展项目以来,共整合资金1897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农资金800万元,整合其他财政资金5000万元,社会投入资金13170万元,取得了香柚基地内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柚农经强化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到户,生产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延伸产业链条,创办了成规模的加工企业等效果。2009年全县香柚增产1万吨,以整合资金扶持的香柚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实力增强,统一拓展市场组织对鲜果进行商品化处理,每吨价提高400—500元,增产和提升价格两项共增收5000万元,粗石江、桃川两个专业镇柚农人平增收500元以上。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实施两年多,极大地加快了江永香柚产业标准化与现代化进程。果农普遍反映,现在种柚子有奔头,政府把我们想办但没有能力办的事都办好了,我们只要勤劳苦干,就可以拉开口袋收钱,比政府直接发钱给我们还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