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供销系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沈晓明批示精神 全力推动落实“流动供销”工作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时间:2025-07-11 11:16 【字体:大 中 小】
近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全国首创流动供销模式打造山区共富丽水新路径》作出批示,对全省供销合作社学习浙江省丽水市“流动供销”工作经验提出了具体要求。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高度重视,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周晓理当即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并要求将批示精神迅速传达至各市州供销合作社,结合实际组织开展讨论,集思广益,提出贯彻举措。全省供销系统倍感振奋,倍受鼓舞,一致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好批示精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彰显供销担当、展现供销作为。
统一认识,迅速组织学习研讨
当即研究部署:6月30日,省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周晓理当即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
会议认为,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体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强烈的责任担当、热切的供销期盼,对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寄予了殷切期望、给予了高度信赖,是全省系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和现实路径。
会议指出,学习浙江丽水经验,主要是学精神、学精华、学精髓,其精神是担当了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其精华是提供了山区农民需要的“供、销、产、服、治”五项服务,其精髓是实现了“流动供销”的常态化、体系化、规范化。
立即推动落实:7月2日至4日,由省社分管负责同志带队赴浙江丽水市、金华市开展实地调研,详细了解“流动供销”工作开展情况,学习借鉴具体做法。与此同时,派出调研组赴早已探索开展“流动供销”富有成效的慈利县、平江县等地调研,总结做法、提炼经验、以利指导。
7月3日和8日,省社分别组织部分山区县和14个市州的供销合作社主要负责同志召开座谈会,充分讨论、开门纳策,研究学习浙江丽水经验的落地方式。大家一致认为,开展“流动供销”工作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有基础、有信心、有能力将“流动供销”打造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7月8日,省社再次召开党组会议,结合调研座谈情况,按照“整合、创新、赋能、提效”的工作要求,提出“高位推动、分工负责、选优先行、加强调度”的工作设想,推动我省“流动供销”工作由偶然式转为常态化、由零星式转为体系化、由应急式转为规范化。
因地制宜,切实推动“流动供销”扩面增效
慈利和平江县供销合作社在开展流动供销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效,形成了经验。
构建三级物流体系,夯实服务基础。慈利县争取政府专项债1.1亿元,建成县乡村三级智慧物流体系,配备48台物流车(含10台冷藏车),开通7条覆盖全县的物流线路,服务12个乡镇和286个村级综合服务站。每网点支持5万元用于统一标识、配置货架。平江县高标准建成1个县级集采集配中心和22个乡镇供销惠农服务中心,带动35家乡镇商场升级改造,52个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社配套建设小型日用消费品超市。
创新流动服务模式,畅通城乡循环。慈利县通过“慈利供销”电商平台和物流车,将米面油、日用品等生活物资送至村级网点,再由网点人员直送农户。同时,针对生猪养殖、茶叶种植等重点产业,开展流动服务车配送饲料、农资并提供技术指导。平江县组建农资配送服务车队,安排农技人员随车下乡,将测土配方肥、高效低毒农药等农资直接送达田间地头,同时提供施肥用药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此外,还推出“再生资源流动回收车”,开展定时定点、预约上门服务。
推动农产品产销对接,助力农民增收。慈利县实行“一个电话上门收”机制,现场收购茶叶、果蔬等农产品,优先收购结对帮扶户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乡村振兴馆、单位食堂及省外展馆销售,年采购额超1500万元,带动群众增收100余万元。平江县在乡镇打造“为农服务站”,采用“微信群+供销”模式,建立农产品信息网络,通过“上门代收”“定点寄卖”等方式,年助农销售特色农产品超5万斤,带动800余农户增收。
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助力绿色发展。慈利县建成“1个县级分拣中心+2个城区支点+5个中转站+228个村级回收点”的网络,上门回收废铁、废纸、废塑料等。平江县社组建专业车队,开通回收热线并开发预约回收微信小程序,开展定时定点、预约上门服务,年均分类回收各类生活垃圾4000吨以上,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着眼长远,全面保障优质服务惠民便民
成立专班。根据省社党组部署,成立由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建立省社班子成员对口联系市州工作机制。
明确要求。一是明确服务范围。聚焦“三区”全面推动“流动供销”工作,即“山高路远的偏远山区、省省接壤的边远界区、路不成环的交通盲区”。二是明确服务主体。以省市县三级社有企业为主,整合社会资源,吸纳有能力的市场经营主体参与服务。三是明确服务内容。做好“湘供优+”,即“湘供优供、湘供优销、湘供优产、湘供优环、湘供优服、湘供优治”六篇文章,为农民送农资、送日用消费品、送政策、送服务,收农副产品、废旧物品,打通日用消费品下行“最后一公里”;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办好农业生产“最急一件事”;办好群众身边“最小一件事”;守住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守护“一方青山绿水”。
定期调度。采取“半月一调度,一月一小结”的方式,及时总结经验,解决有关难点难题。
出台制度。做好仓储设施、冷链冷藏中心、运输工具、农产品销售店等精准测算,尽快出台《学习丽水经验,做好“流动供销”,积极帮助“三区”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