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四期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时间:2021-09-02 08:21 【字体:大 中 小】
第 4 期
湖南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8月24日
编者按: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在县以下直接面向农民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是供销合作社联结到户和服务到户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各地在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过程中,不断创新为农服务方式,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涌现出了一批积极探索、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具有特色的基层社。为加快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促进基层社提质增效,进一步发挥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改革简报》将推出系列基层社改革发展案例,介绍基层社改革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供交流借鉴。
基层社改革发展典型案例之二
坚守为农主业 创新服务模式
着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长沙市长沙县路口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实践
一、基本情况
长沙县路口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路口供销社)于1956年6月实行公私合营成立,目的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伴随新中国的成长,路口供销社经历了合作经济与国营商业三分三合。2004年,路口供销社出资1587万元牵头组建长沙路口物资供销有限公司,占股87.81%,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运行。路口供销社现有员工700多人,固定资产1.45亿元,拥有1个配送中心、1个电商服务中心、22家“和通”超市连锁店、12家农资直营店、100多家电商服务站和3个加油站,遍布长沙县11个乡镇(街道),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3.95亿元。路口供销社先后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双百强基层供销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基层社标杆社”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弘扬供销合作文化。一是以党建引领护航发展。长沙路口物资供销有限公司设立党总支,下设机关支部、财务支部、采配支部、和通支部等8个支部,现有党员63人。公司坚持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供销改革同步推进,符合条件的基层网点全部建立起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在超市、农资店、加油站等贴近农民群众的服务性岗位实行亮牌示范,经营一线的党员不仅要在经营上“过得去”还必须服务上“过得硬”。二是以改革创新激发活力。路口供销社率先制定了“五定两联”办法,即所有“和通”连锁超市实行定销售任务、定人员、定毛利率、定考核毛利额、定资金周转额,销售联提成工资、考核效益联年终绩效奖励工资,在工作酬劳的基础上给予员工促销提成,同时配套了财务管理、商品采购管理等八项制度,彻底打破了“吃大锅饭”问题。比如:对所有员工实行农资销售奖励,极大提高了员工把农药化肥配送到户的积极性,既实现了“服务到户”,又提高了职工收入。路口供销社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竞争力。三是以人本情怀凝心聚力。路口供销社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核心,做到了经营队伍不萎缩,职工思想不涣散,一直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路口供销社设立工会委员会,切实保障职工福利待遇,全体职工办理了城镇职工“五险一金”,依法推行集体劳动合同制度,合同内容由公司、工会和职工代表三方商定,充分保障了员工权益。不拘一格启用能人,采取考试竞岗、考核竞岗、绩效竞岗的用人机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做到岗变薪变。
(二)健全服务网络,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一是提质改造一批原有服务网点。先后投资8000万元对长沙县路口镇2家门店进行重建,对高桥镇、果园镇等15家门店进行改造扩建,通过重建、扩建和统一装修,所有门店焕然一新,硬件设施大为提升,重塑了供销合作社的良好形象。比如,在长沙县路口集镇新建三层的大型农村商贸综合体,新增营业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投资2000万新扩建福临镇和通超市,营业面积达8000平方米,让农民群众在农村就能享受到城市购物体验。二是新建拓展一批新型服务网点。近5年投资1亿多元,新建了一批大型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点。比如,在长沙县黄花镇、开慧镇新建了两个大型连锁农副产品超市;在长沙县黄花镇购置资产组建长沙和诚电商科技有限公司,扩大商品配送仓储业务、电子商务和对外批发团购业务。三是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成立专门部门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不断调整、延伸、拓展经营服务领域。比如,投资成立了长沙美丰农资连锁有限公司、长沙供销新三维农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将农资商品免费送到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和通”连锁超市增加了品牌鞋服、儿童游乐场等附加服务,经营品种达1.8万个,适销率达90%以上;推出了团购业务和 “一条龙”服务;设立长沙县首家进出口商品销售专区,销售优质绿色的进口商品和出口“三同”商品(出口企业按同一生产线、同一标准、相同质量生产的商品)。
(三)服务覆盖到户,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实行农超对接,把优质农副产品引入超市。路口供销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依托22家“和通”超市门店,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加强产销对接,不断引入优质农产品,既助力农产品销售,又满足了群众需求。去年5月到今年7月,从湖北潜江、长沙县本地农户购进小龙虾达50多万元,帮助销售本地食用菌5.6吨、湘阴鹤龙湖莲藕10吨、宁夏中卫市沙漠瓜280吨,为群众“菜蓝子”“果盘子”提供了丰富的绿色食品。二是发展电子商务,致力打通农副产品“到户”通道。以“和诚优品”微商城连锁经营方式建立电商服务站,整合物流资源和快递公司开展合作业务,努力建设农村现代物流配送服务网络,推进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了“网上供销合作社”。目前,“和诚优品”平台对22家终端门店及160多家加盟服务站进行配送服务,在48小时内能将商品配送到各服务站点和消费者手中。特别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和诚优品”微商城发挥了重要作用,仅日常生活物资销售一项2020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加2000万元。三是广泛联合合作,共建县乡村三级惠农服务平台。与长沙县社联合,共同打造长沙县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致力构建长沙县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农村电商支撑体系,更好地解决长沙县农产品销路窄、销售难等问题。同时,尝试运用“基地直采”、“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方式,助力农产品上行,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经验启示
(一)必须坚持为农服务宗旨,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基层社高质量发展。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的“桥头堡”,直接联结和服务农民群众,必须坚持“为农服务”宗旨不动摇,积极探索为农服务新方式,拓宽为农服务新领域,努力实现联结到户、服务到户,以优良服务赢得农民群众满意,才能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必须围绕供销合作社自身实际,做大做强主业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必须紧紧结合供销合作社的行业特点,立足自身实际,全力做大做强推动基层社可持续发展的主业。近年来,路口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现代农村流通,通过加大农副产品市场建设力度,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努力培育了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竞争优势。
(三)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忠诚担当开拓奋进的为农服务队伍。人才是基层社发展的第一资源,必须加快打造一支懂农业、善经营、爱农村、爱农民、爱供销的为农服务队伍,继承和发扬供销合作社“扁担精神”、“背篓精神”等优良传统,培育一批忠诚干净担当、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职工队伍。
(根据长沙市社、长沙县社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