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竹产业助脱贫 供销模式传三湘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 时间:2019-06-25 14:59 【字体:大 中 小】
6月11日,全省驻村帮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长沙召开,省委副书记乌兰、省委组织部部长王少峰、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隋忠诚出席会议。省供销合作总社驻绥宁县小乡村工作队作为省队代表作了题为“打好组合拳,办好扎实事”的经验介绍,得到乌兰副书记的好评和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
一是工作队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立足当地丰富的楠竹资源,找到了一条“生产+技术服务+加工+销售”的春笋压制、楠竹加工、竹荪种植产业发展之路。据统计,今年1-2月份全村冬笋收益120多万元,3-4月份春笋收益200多万元。目前,在家务农的农户,个个都是经营户,家家都是加工厂,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13910元,已顺利实现高质量脱贫。另外,省社直属单位省食用菌研究所发挥竹荪研发技术优势,教村民利用竹子加工废料种植竹荪。现已初具规模,老百姓种植积极性高,有望为村民提供又一个创业致富的好渠道。
二是供销系统的行业优势得到发挥,实现精准帮扶。省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曾震亚在专题研究扶贫工作时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搞花拳绣腿,不搞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首先,省社专门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制定《小乡村“村出列、户脱贫”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各直属企事业单位发挥自身优势结对开展好的点对点帮扶项目,为小乡村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支持。省社在经费吃紧的情况下,仍下拨30余万元经费支持小乡村改善基础设施和村小交通安全,通过支持绥宁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辐射带动小乡村发展笋丝加工产业和农产品电商;以省食用菌研究所为主开展竹荪、香菇等特色种植工作;以湖南商务职院为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留守儿童关爱等教育帮扶项目;以省财贸医院为主开展远程诊疗、医务室援建等医疗帮扶项目。现这些项目正逐步实施,已初步形成“供销扶贫”特色。
三是充分发挥供销社“农产品供应链国家队”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工作队的帮扶下,村两委成立了以“党建、村建、社建三建结合,党务、社务、商务三务合一”的村惠农综合服务社,负责为村集体推广的种养殖、笋压制、竹加工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同时负责对全村的优质农特产品进行加工包装,如剁辣椒、干笋、高山生态米、绥宁通辣椒、土酒、竹工艺品等,通过供销E家、扶贫微店、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对外销售,帮助小乡村的农特产品走出大山,卖上好价钱,助农增收的同时也为村集体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2018年,服务社盈利3.5万元,年终为村中60岁以上老人、五保户、贫困户累计发放慰问金和慰问物资约500人次。